公司动态

为什么四大行要融资5200亿?消息公布之后引起很多人的关注,对此次的发行有非常多的猜想。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5-10点击:16

为什么四大行要融资5200亿?


3月30日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同时发布融资公告。建设银行公告称,本行董事会审议通过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方案等议案,本次发行的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1050亿元,拟引入财政部战略投资。中国银行公告称,董事会审议通过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方案,募集资金规模不超1650亿元,发行对象为财政部。交通银行公告称,公司拟向特定对象财政部、中国烟草及双维投资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规模不超过1200亿元。邮储银行公告称,拟向财政部、中国移动集团和中国船舶集团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规模为1300亿元。以上四家银行本次发行股份募集资金合计为5200亿元,其中财政部认购部分约为5000亿元,中国烟草、双维投资、中国移动和中国船舶认购约200亿元。


消息公布之后引起很多人的关注,对此次的发行有非常多的猜想。有的说是重大利好,有的说是重大利空。认为是利好的人觉得银行获得如此巨量资金,会扩大银行放贷,认为是一种“放水”,会刺激股价大涨。认为是利空的人觉得国有大行历史上有三轮主要注资:1998年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向工农中建四大行注资2700亿元;2003—2007年财政部通过汇金公司向工建中交分别注资并实现AH两地上市;2010年工建中交四家国有行通过配股补充资本;此后农业银行、邮储银行、交通银行陆续通过IPO和定增等方式募资。1998年发生了国际金融危机,2003年到2007年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前的持续发酵阶段,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银行都受到了冲击,所以2010年银行补充了资本。因此现在募集资金很可能就是要出问题了。


实际上完全没有必要过度解读,去年9月24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国家计划对6家大型商业银行增加核心一级资本,将按照“统筹推进、分期分批、一行一策”的思路,有序实施。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拟发行特别国债5000亿元,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本次财政部认购的5000亿元银行股份,就是在执行这一决策。


核心一级资本是指银行可以永久使用和支配的自有资金,包括权益资本和公开储备。它是银行资本的核心部分,至少要占资本总额的50%,且不得低于兑现金融资产总额的4.5%。核心一级资本的充足性直接关系到银行的稳健运行和抗风险能力,是监管机构评估银行健康程度的重要指标。核心一级资本仅能通过外部股权融资和内生利润补充,不能通过资本债券补充。近年来利率不断下降,导致银行息差越来越小,降低了银行的盈利能力。而为了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各个银行又在加大向小微企业的贷款支持力度,小微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比较差,贷款坏账率会比大型企业高,导致银行一方面利润下降另一方面坏账率上升,这些都会使得商业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减少,因此亟待补充。


根据六家国有大行最新披露的2024年财务数据,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4.1%、11.42%、12.20%、14.48%、10.24%和9.56%。根据巴塞尔协议的规定,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4.5%。目前这些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论远超这一标准,现在募集资金是为了提高抗风险能力,为以后做准备,因此完全不必恐慌。


对于有些人担心大量发行股份使原有股东利益受损的想法,纯属多虑了。中国银行本次发行股票的价格为6.05元/股,而A股现在的价格是5.5元,历史最高价5.6元。建设银行本次发行股票的价格为9.27元/股,而A股现在的价格是8.52元,历史最高价8.92元。交通银行本次发行股票的价格为8.71元/股,而A股现在的价格是7.36元,历史最高价7.88元。邮储银行本次发行股票的价格为6.32元/股,而A股现在的价格是5.2元,历史最高价5.68元。从发行价的角度来说,买入即被套,不存在与民争利,是在支持企业的发展。如果是为了利益大可以直接从二级市场买入,不必那么复杂搞增发了。历史上大股东为支持银行高价参与定增发生过很多次,最为典型的案例就是华夏银行的大股东的几次认购,认购价格最高的时候接近市场价格一倍。六大行中工商银行的资产质量最好,暂时不需要补充,农业银行的侧重点是农业,目前也足以支撑。其余四大行虽然资产质量不错,但是考虑到未来的发展本次才会予以补充资本金。


当然我们也完全没必要把这一行为解读为大放水是重大利好,本次用发行特别国债的方式向四大银行注资,是为了巩固提升大型商业银行稳健经营发展的能力,更好地发挥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作用。至于联想到大量资金涌入股市刺激股价上涨,那更是想多了。


新闻资讯